从北京的政策引领、上海的资本赋能、深圳的技术孵化应用到合肥的制造产业落地,四大展会正以国家战略为引领,编织起覆盖全球“政产学研用”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网络。不仅成为中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核心抓手,更是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、迈向全球品牌的最佳平台和战略支点。
01
世界人工智能大会:

7月26至29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及相关展览在上海举办,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,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
02
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:科创中心的孵化应用


03

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,北京承载着国家战略决策与政策导向的重要使命。世界机器人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工信部、中国科协共同发起,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,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十届,蔡奇、尹力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出席世界机器人大会。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面积近5万平米,现场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亮相。
依托北京的资源集聚效应,大会不仅成为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展示人形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舞台,更通过“机器人+”场景的深度融合,推动医疗、教育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,通过政策导向驱动,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供实践样本。
04
世界制造业大会:
结语

这种区域协同、技术互补的格局,正助力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。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而言,把握这四大展会的战略机遇,是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、第一时间捕捉政策导向与前沿技术动态的关键,更是构建全球市场影响力、在“全球智造”竞争中决胜未来的核心路径。当政策势能、资本赋能、技术潜能、产业动能在展会平台深度融合,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引领时代,已然到来。
(注:部分图片来自于公开的新闻报道)
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